“这碗菜真香!我今天吃了俩馒头,好久没有吃这么多了!”10月3日中午,济南莱芜区和庄镇车南峪村东小广场上,游客王先生吃完免费大锅菜后赞叹。吸引王先生从济南城驱车120公里来到小山村的是那份朴素的乡情和久违的味道。活动现场不仅有香喷喷的大锅菜,还有喜庆的锣鼓表演和振奋人心的红歌演唱,在吸引游客走进乡村的同时,也带动村民的山货热销。
带来这波流量密码的,是山东省首批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典型学员代表。首批50位乡村职业经理人参加了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培训,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成为一群将传统资源与现代流量巧妙嫁接的关键力量。
10月1日一早,车南峪村村东小广场就热闹起来,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早已架好,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苗窜得老高。切肉、洗菜、炸古扎(当地特色吃法)、炸豆腐,锅碗瓢盆作响,一派农村办公事的热闹景象。
活动现场,和庄镇各部门、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值守,为活动顺利举行保驾护航。准备大锅菜的除了车南峪村村民,还有来自周边村的热心人。其中大厨是来自西平洲村的魏念利,只见他挥动一把干净的铁锨在大锅内翻炒。“车南峪村用这种方式带动村民致富,非常好,我愿意支持。”魏念利说。渐渐的,锅里的菜咕嘟冒泡,金黄的炸古扎、炸豆腐吸满汤汁,香气四溢。
车南峪村两委大院前,村里的锣鼓队前来助兴,村民争相抡起鼓槌,“咚咚锵”的鼓点吸引游客停下脚步。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不多时,村里树龄500年的古槐下响起嘹亮的歌声。原来是泰山国旅公司组织的一支60多人的游客团队唱起《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大家越唱越起劲儿,随后又唱响《打靶归来》。这支团队正是被大锅菜活动吸引而来,游山村、唱红歌、吃大锅菜,团队的带队负责人称赞活动内容丰富。
临近中午,游客们纷纷排队吃起大锅菜。炖煮数小时的大锅菜,汤汁已变得浓郁醇厚。五花肉的油脂被充分逼出,浸润每一种配菜。一位泰安游客边吃边说:“过去家里办公事吃大锅菜,就是这个味儿!猪肉是肉香,白菜软透,所有味道炖到一起,特别有滋味。现在大家都习惯下饭店,大锅菜这口朴实又热闹的味道很难品尝到,没想到今天吃上了!”
除了大锅菜,村民自制的“秘制辣椒酱”吸引了游客。“这辣椒酱做得真香,舀了点辣椒酱,多吃一个馒头!”一位游客赞叹道。
村民孙吉龙今年86岁,看到村里的热闹劲很兴奋,他说:“村里几十年没有大活动,没想到一碗大锅菜吸引了各地游客,真热闹。在各级领导和村两委带领下,我们上下一条心,有决心有信心把村庄建设得更美好。”
“城里人欢迎到村里转一转,感受这里的人间烟火。”上午10:50,车南峪村党支部书记孙奉孝在“莱芜区乡韵农珍农产品”抖音和视频号直播间开播,手机镜头对着做大锅菜的灶台以及村庄的角角落落,不少网友看到后恨不得立即到现场。
这场“直播引流”并非偶然,而是车南峪村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新尝试。车南峪村与莱芜区张家洼街道蔺家庄村开展联村共建,聚焦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注册济南市莱芜区乡韵农珍农产品加工厂、搭建起“村支书直播间”,还同步注册“莱芜区乡韵农珍农产品”抖音和视频号,直播团队成员3人,孙奉孝担任主播。该直播间自从9月25日开始,每天10:50至12:30近两个小时直播,开播仅一周有余,抖音号“粉丝”已突破1500人。
来自莱芜区寨里镇的一对中年夫妇10月2日从抖音直播间看到孙奉孝的直播,3日便赶到村里品尝大锅菜。“一是来玩,一是来回味大锅菜的味道。确实好吃,在家里做不出这样的味道!”这对游客称赞。
被大锅菜吸引来的还有山东德州乐陵市花园镇房家村房富岭,听说孙奉孝开直播,国庆期间办免费大锅菜活动,房富岭赶来助阵。房富岭与孙奉孝同是山东省首批50位乡村职业经理人,去年12月和今年5月,他们一起参加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成为朋友,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房富岭是房家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直播带货经验丰富,他到车南峪村后,立即帮助孙奉孝的直播团队改进提升,从主播的打造到直播内容设计,以及拍摄镜头掌握等,倾囊相授。
线上的热闹也带动线下山货销售。车南峪村村民把山货摆出来,自制辣椒酱、韭花酱、山豆角、地瓜等各类山货齐全,吸引游客购买。
为迎接国庆节活动,村民姜玉霞熬制了一锅辣椒酱,用西红柿和辣椒制作,请吃大锅菜的游客品尝,受到欢迎。辣椒酱小瓶售价15元,大瓶25元,三天就卖完了。“没想到农家吃法这么受欢迎,再做要换大锅。”姜玉霞说。
“这么近,这么美,你来家喝(ha)口水!”这句话成了孙奉孝在直播间的口头禅,话语中透着一份质朴。
这次免费大锅菜活动正是源自直播团队的策划,大家从节前一周开始行动,把每一项细节考虑周全。节日期间每天筹备活动、做直播、拍摄视频短片,过程虽辛苦,活动效果却让大家兴奋。
“大锅菜只是一个开始。”孙奉孝对这场活动的成功有着清醒的认识,“单靠免费品尝,模式不可持续。我们的目的,是让游客因为大锅菜而来,最终带着农产品、文化和记忆满意而归,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
“‘峪’见好滋味,‘锅’聚邻里情”的标语说出了车南峪村免费大锅菜活动成功的秘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吃不出饭菜香;手机联络方便了,却缺少情感沟通,一碗大锅菜拉近村民、游客、网友之间的距离。它是一次成功的“线验”,将线上的关注转化为村庄的人气。
流量来了,如何将它转化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庄镇与孙奉孝团队的谋划已经超越了一口铁锅。
深挖文化吸引人。车南峪村被誉为“山前小延安”,有深厚的红色底蕴: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地医院与藏兵洞遗址、解放战争时期华野九纵指挥部遗址,以及早期革命者毛梓才所作的《马鞍山抗日烈士赞》,都是宝贵的资源。和庄镇计划将当地传统村落、红色景点与“大锅菜”活动整合,打造“吃一顿革命饭,走一段红色路”等研学路线。游客品尝的将不只是菜肴,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提升游览的附加值。
线上流量赋能线下产业。“莱芜区乡韵农珍农产品”抖音和视频号将是村庄的长期展示窗口。直播间里会持续推介村庄风物和农产品,将线上的“粉丝”转化为稳定的客户。这次大锅菜活动,已经证明直播引流、线验、山货销售的闭环是可行的。接下来,是如何让这个闭环转得更稳、更快,从“一时火”到“一直火”。他们用一碗大锅菜叩开市场的大门,更用一份长远的规划,努力将短暂的“流量密码”,淬炼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真经”。(李萌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